业务资讯
七部门联合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版权局、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于2025年3月联合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 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版权局中国科学院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和数字赋能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其中涉外知识产权相关内容是重点之一。
《意见》明确要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一方面,将持续加强与各国知识产权审查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审查信息的共享机制,这将有助于提升跨境知识产权审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重复工作,加快创新成果的保护进程。同时,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资源项目合作,拓宽我国企业获取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为企业的海外布局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依据。
《意见》支持有条件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国际交流,能够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使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高水平外国机构来华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将国际先进的服务理念、经验和专业人才引入中国市场,有助于提升国内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为国内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验。
《意见》鼓励开展地理标志相关标准外文版研究,这将有利于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保护,提升其品牌辨识度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特色优势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通过加强与各国版权部门的合作,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意见》在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方面部署了立体化保障措施。鼓励各地方在贸易往来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布局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指导站,为企业提供及时、贴身的服务。依托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整合专业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除此以外,政府还分行业整理形成重点出口企业名录,并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维权援助力度,体现了精准服务的思路,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服务效能。在经济方面,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更多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以及推动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基金,将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分担经济压力。
《意见》提出要及时收集和发布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建设国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数据库,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这些举措将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实践参考,使企业在面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并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加强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中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意见》的出台,将有效提升我国知识产权服务的国际化水平,降低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
来源: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3/content_7015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