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由广州市律师协会、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广州律师看营商环境系列活动第九期‘市场监管再上新台阶——从容缺容错至合规激励’研讨会暨蓝皮书发布仪式”在广州市法务大厦举行。
会议现场
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二级巡视员曾纯青,广州市白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玉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党组成员曾尚忠,广州市律师协会会长邓传远、副会长郜超、钟其胜,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陈克宇等出席活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白云区司法局、花都区司法局、广州大学、广州市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法学专家、企业法务、媒体记者、律师近百名代表参会。活动由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副院长李桐样主持。
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二级巡视员曾纯青致辞
会议指出,法治是营商环境最坚实的基石,广大市场主体对“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充满期待。市场监管理念正从“管得住”向“管得好”深化转变,“容缺容错”到“合规激励”的探索正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次活动举办为破解市场监管难点堵点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通过思想碰撞汇聚更多智慧方案,将研讨形成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与工作举措。
会议强调,广州律师行业始终将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律政院编撰蓝皮书系统梳理实践成果,依托各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组织律师深入企业一线,将法治理念转化为助力企业发展的具体支持,并通过研讨会凝聚政企学研智慧,推动市场监管机制的持续完善,让合规经营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蓝皮书发布 总结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广州经验”
广州市律师协会会长邓传远发布《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2024》蓝皮书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成果,《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2024》蓝皮书历经近三年调研编纂,是广州市律师协会与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服务城市改革发展的重要智库成果。
蓝皮书立足全球经贸格局调整与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战略定位,系统梳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践,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及专题座谈,深度融合“社会协同治理理论”与实务案例,形成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研究成果。
《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2024》蓝皮书
在内容创新上,蓝皮书采用自主研发的“律政版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制度供给、政务服务、诚信合规等六大维度,既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又结合了广州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实践优势,兼具系统性和实操性。为持续提升蓝皮书的前瞻性与实操价值,后续将重点推进新兴领域法治保障、湾区规则衔接机制、改革效能动态评估、研究方法完善四方面,逐步完善蓝皮书,将其打造成为营商环境优化智库指南,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产品发布 从法治化营商环境理论研究到标准化实践的“广州样板”打造
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陈克宇展示“区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标准化产品”
活动现场还同步展示了“区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标准化产品”,该产品以“评价-改革-再评价”构建治理闭环,聚焦区县层面在营商环境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痛点与具体需求,整合律政院的政策研究能力与实务经验,通过提炼改革典型案例,涵盖诊断评价、方案制定、实施辅导与效果评估全流程服务,深度融合行政执法标准化、政务服务规范化、知识产权保护、多元纠纷解决等机制,形成可复制的区县营商环境优化路径,于2025年6月获得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采用,正式落户花都区试点,成为营商环境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又一典型案例。试点成熟后,计划争取向全国推广。
专题研讨 聚焦市场监管创新三大核心议题
蓝皮书发布后,研讨会围绕“从容缺容错至合规激励”主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气氛热烈。
广州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广东上茂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周磊以《市场主体登记容缺容错、轻微违法与首违免罚》为题,结合具体案例阐释了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包容审慎监管”,增强执法的人性化与精准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党组成员曾尚忠指出,良好的市场监管应包容有度,并通过严格执法和加强部门协同来构建包容共治的监管生态。市律协公司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亮结合实务提出,政府对轻微违法的容错机制仍有发展空间,需坚守安全底线,进一步优化包容审慎监管,从而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陈龙江则从企业视角出发,分享市场监管之信用修复的实践难点与解决路径。
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卢护锋认为,当前社会信用修复机制法律位阶较低,亟待立法完善,必须在激活市场活力与实施有效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广东正大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魏表示,应重视监管效率与水平,通过建立标准化的信用修复流程来保障企业知情权、提升整体监管效能。
市律协企业合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安全聚焦《市场主体广告监管新动向》,结合数字经济背景下广告形态的演变,提出监管应兼顾规范与创新。
广州大学律师学院副院长李伟在点评中建议,对非恶意互联网虚假广告应体现包容审慎,完善主观层面认定标准,并可探索引入行政和解制度,为企业提供整改机会。广东济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湘梅提出,从“容错容缺”到“合规激励”体现了监管从惩戒走向引导的理念升华,呼吁以多元共治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市律协企业合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安全聚焦《市场主体广告监管新动向》,结合数字经济背景下广告形态的演变,提出监管应兼顾规范与创新。
广州大学律师学院副院长李伟在点评中建议,对非恶意互联网虚假广告应体现包容审慎,完善主观层面认定标准,并可探索引入行政和解制度,为企业提供整改机会。广东济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湘梅提出,从“容错容缺”到“合规激励”体现了监管从惩戒走向引导的理念升华,呼吁以多元共治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广州律师行业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角色进一步凸显。《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2024》蓝皮书的发布,不仅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广州样本”,更将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专业力量。
相关链接:
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以下简称“律政院”)成立于2017年4月,是由广州市司法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由广州市律师协会设立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律政院成立以来,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构建“蓝皮书+研讨+指标体系”三位一体模式,成为连接政府、企业与法律服务的重要桥梁。相关实践案例入选“2025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创新案例”,并全文载入《法治时代》专刊《中国法治创新发展报告(2025)》。
“广州律师看营商环境”系列研讨会,由市律协与律政院主办,聚焦环境执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保护中小投资者、登记财产、开办企业、商事调解、文旅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市场监管容缺容错机制主题已累计举办九期,旨在借助广州律师的独特专业视角,通过政企学研协同研讨破解营商环境痛点,为打造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广州营商环境出谋献策,供广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